搜索
企业文化的大图
企业文化
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 企业文化 > 文化活动 > 正文

外贸分享 | 多式联运公司 王江 英语分享:国际贸易新环境的影响
2025-08-20 点击:0 作者: 来源:
62ad482a6e7d73f69c96ca7697182c7e.jpg

2025年上半年,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352.1亿元,同比增长33.8%,这个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其中出口85.64亿元,进口266.47亿元省产业发展对优质资源的需求旺盛,比如制造业需要的原材料、高新技术设备,很多都来自国际市场。更让人欣喜的是,出口商品里机电产品占比58.3%,高新技术产品增速高达62.1%,这意味着咱们的外贸不再是“卖原料”为主,而是靠技术和制造能力说话了。

上半年对哈萨克斯坦进出口73.5亿元,印度尼西亚38.9 亿元,澳大利亚31.7亿元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对 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贸易额占了全省的75.3%,对 RCEP 成员国增长65.5%这两组数据背后,是甘肃正在从“内陆腹地”变成“开放前沿”的真实写照。

在哈萨克斯坦和澳大利亚“实战案例”

哈萨克斯坦,公司主营大板块业务:一是出口火车配件。今年公司通过摸索出一套“全国采购 + 精准匹配”的模式,实现“从无到有”的突破。同时坚持和丝路公司每周进行视频沟通,只要客户有需求,能做到第一时间响应。二是火车头维修的“创新动作”。公司采用了“1300 维修物品”监管方式。客户满意度100%。更重要的是,这不仅是 “修机器”,更是“传技术”——公司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建个维修培训中心,培养本地技术团队,让合作从“一锤子买卖”变成“长期伙伴关系”。三是进口小麦粉。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品质好,经检测,该批小麦粉蛋白质含量高达14.2%,显著高于国内同类产品水平,迅速获得市场青睐,目前已被5家饲料企业争相采购。这是双方发挥各自优势,优质原料国内市场实现“双赢”的生动体现。

澳大利亚市场,公司“拳头产品”是凿岩钻具,业务已经开展了5年,初期客户存在顾虑,觉得“中国制造”不如欧洲产品。公司就从质量和服务下手产品材质升级了三次,售后服务做到“24 小时响应”,只要客户有任何问题,不管是技术咨询还是配件更换,都第一时间解决。渐渐客户态度变了,现在合作的公司均能100%预付货款这份认可,比销售额更让我们自豪。

规则运用和风险防范方面,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经验。比如关税优惠,对哈出口用“一带一路” 的税收减免,对澳大利亚出口用中澳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,今年上半年关税上节省约 100万元。风险防范方面,紧盯合作国的政策变动,比如澳大利亚大选后会不会调整贸易政策,我们会通过当地使馆、商协会提前了解;如果出现汇率波动,则通过远期结售汇锁定成本

未来,我们将依托甘肃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,积极构建内外联动的发展新格局,把更多“甘肃造”推向世界,也把更多优质资源引进来,通过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的双向奔赴,集团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甘肃大门的对外开放贡献积极力量!